丹参别称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入药,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由于对野生丹参连年无度采挖,目前野生资源量已经濒临灭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丹参产地在哪里吧!
丹参产地在哪里?
丹参的肉质根肥厚,茎高40~80厘米,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黑色小坚果椭圆形,花期4~8月,花后见果,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
丹参的产地环境
丹参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优良的种植区,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较好,但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野生丹参多见于路旁、坡地、河边。
丹参的繁殖方法
1、分根繁殖: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7~1厘米、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丹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25厘米×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竖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
2、芦头繁殖:在丹参收获时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药用,而将细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还可以挖取野生丹参[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粗根剪下入药,细根连同芦头一起栽种,株、行距与分根繁殖方法相同,时间应在晚秋或早春。用芦头繁殖,栽种后次年即可收获,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3、扦插繁殖:北方6~7月、南方4~5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丹参枝条齐地剪下,切成13~16厘米长的小段,下部切口要靠近茎节部位,呈马蹄形。剪除下部叶片,按行株距20×10厘米,将插条斜插于苗床,深为插条的1/2~2/3,覆土压紧,地上留1~2个叶片。边剪边插,不能久放,否则影响插条成活率。插后保护土壤湿润,适当遮荫,15~20天即可从最下部的茎节处长出新根。待根长3厘米时,定置于大田。
4、种子繁殖:丹参种子细小,发芽率70%左右,直播法往往出苗不齐,故多选用育苗移栽法。种子宜选用6月份以后成熟的种子,随采随播或9月份播种。一般于3月在苗床播种,条播和撒播均可。条播行株距30×20厘米,沟深1~1.3厘米,种子与河沙混合,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5~0.7厘米。撒播可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地面,用脚踩一遍,使种子与土贴紧,不必覆土。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播后盖地膜,保温保湿。当地温达到20℃左右时,15~20天出苗。幼苗3~5片真叶时,如发现过密应进行间苗,间出的苗可外行栽植、培育。播种后经2个月生长,即可移栽。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很多朋友只知道种植丹参季节是在春季,至于是春季几月份种植好不太清楚,另外,我国南北地区种植丹参的时间是也是有差异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丹参的种植时间,以及种植一亩丹参的成本和收入是多少吧。
丹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铜、铁、丹参酮、维生素E、原儿茶酸等,能促进毛发黑色素的生成,亦能改善因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的白发、黄发、头发干燥等症,适量服用丹参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丹参喜温和气候,也较耐寒。种子在18℃~22℃时,约半个月出苗。一般在地温10℃左右时,根茎开始萌发返青,生长最适气温为20℃~26℃,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茎叶耐寒力稍差,只能经受短期-5℃低温,时间长则冻死。地下根茎耐寒力强,在气温-15℃,最大冻土深度达43厘米时,仍能安全越冬。但在常年气温偏低的地区栽培,植株生长缓慢,生长期短,产量低。
丹参别称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优良的种植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丹参什么时候种植吧!
田三七,指的就是三七。白参大补元气,容易上火,不宜使用,建议改用黄芪。用量:三七200g,丹参500g,黄芪500g。1、三七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的功效,而且是具有滋补性作用的保健品;2、丹参具有养血安神、活血散瘀的作用;3、黄芪含有许多营养物质,蔗糖,皂甙以及很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可以补气、治疗脾肺气虚造成的走路无力和面色发白;其还可以解毒生肌,固表益气
丹参种子播种后15天左右发芽,北方于3月下旬条播,按行距8~15cm横向开沟,沟深约1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一层薄土,稍加镇压后浇水。苗高5~10cm时按行株距30cm×20cm移栽于大田。南方于6月份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10月份移植于大田。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