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树是广泛种植在我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树木,每年的4月底到6月上旬是开花期,花白色,花开时远远看去如同树上铺上一层洁白的雪,非常赏心悦目,不仅有观赏的价值,还是可以食用的花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洋槐花有没有毒吧!
洋槐花有毒吗?
洋槐花没有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槐花中含有含有芦丁(即芸香苷)、槲皮素、鞣质、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并没有对人体产生毒性的物质,所以是没有毒的,一般人均可放心食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槐花的所有种类虽然都是无毒,但可以用来做食物的只有洋槐花,国槐多是晒干后用作中药,而香花槐的花朵是紫红色的,营养价值不高,多是做观赏性植物。
洋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1、凉血止血:洋槐花槐花味苦、性微寒,在中医理论中归肝、大肠经,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物质,在临床上多用于出血和血热型的病症的配合治疗,对于便血、尿血以及痔血等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2、降低血压:现代研究表明,洋槐花中蕴藏着丰富的芦丁,芦丁是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的重要物质,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大大降低人们出现脑血管破裂的机率,从而起到预防中风以及高血压的作用。
3、清肝泻火:槐花入肝经,对于肝火旺盛、头痛目赤、喉咙肿痛、失音、痈疽疮疡等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4、通常润肠:洋槐花酿出的蜂蜜泡水喝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增强肠蠕动,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5、抗炎灭菌:洋槐花中所含有的芸香甙和槐花二醇以及多种糖类,可以迅速杀死人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且阻止它们在人体中的流通,预防各种炎症的发生。在皮肤上涂上槐花的汁液能很好地抵抗真菌。
洋槐花的食用方法
1、洋槐花馅:用清水洗净洋槐花的沙尘,入锅稍微煮一下,断生即可[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把槐花从锅里捞出,放在清水里冲泡,以去掉青气,然后用手挤干水分晾干备用。鲜韭菜或蒜黄适量,择净洗净切碎,粉皮或粉条适量,用开水煮软煮透,切碎,鲜鸡蛋数个,煎熟,切碎。以上3种用料的总和应与槐花等量,即各占总量的1/2,加入精盐、芝麻油和少许花椒粉,拌匀即成饺子馅。
2、槐花闷饭:用清水冲洗一下槐花,晾干放入盆里,倒入面粉搅拌均匀,使每个花朵粘满面粉,在笼屉上放块沙布,再把槐花倒入,在槐花堆中用筷子扎几个出气孔,上火蒸十分种。出笼放在盆里,搅拌散开,待凉后在入炒锅加油、葱、姜、炒热,最后放盐出锅。吃槐花饭时配上小咸菜或者汤会更加美味。
3、槐花清蒸鱼:将鱼洗净,去鳞、鳃、内脏,鱼体躯干部斜切几刀,放入砂锅,加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钟。然后放入洗净的槐花,加味精、香油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4、煎槐花饼:将面粉、盐、花椒粉以及鸡蛋加入槐花中,然后将所有搅拌均匀,最终搅成稠糊状,之后将调好的槐花糊摊开热油锅内煎烙,待烙至两面深黄,浓香的槐花饼就做成了。
8u58药材网 / 2017-09-27 21:21:36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夏季花蕾形成或者花开放时采收,晒干备用。槐花味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治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崩漏以及高血压病等疾患。那么,槐花和炒槐花什么区别?
洋槐花如何晒干?晒槐花一定不要放在太阳下晒,而是要让其慢慢阴干,如果是用太阳晒干,其中的香味物质就很容易失去,吃起来就不那么清香了。
槐花开到花苞的时候最好吃。就是大家常说的花骨朵,或者说刚露出白的一点点那种情况。如果全开了或者开了好几千的那种,就没有什么甜味了,不好吃呢。用我们农村人的话说,他们花中的蜜被蜜蜂采了没味道了。以前我们山上漫山遍野的洋槐树。现在也是这种情况。以前的话,家家户户都去山上采摘洋槐花,现在的话,大家有些都搬到城里去了,或者说生活条件好了,吃的菜多了,偶尔吃一下洋槐花
槐花饼是用槐树花、粑粑面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北方地区常见汉族小吃,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但注意由于槐花性凉,所以平常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槐花饼得做法吧!
蒸洋槐花是比较简单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1、先将洋槐花清洗干净。2、准备一些面粉,然后将洋槐花和面粉进行拌匀。3、最后放在锅中,进行蒸熟即可,这种吃法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传统的,我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那么做,其实这种做法,能够保留洋槐花最原始的味道,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样吃的。除了这种吃法外,我们还会通过包包子或者是包饺子的方式来进行食用,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槐花气味香醇甘甜。槐花又名洋槐花,广义的洋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常植于屋边、路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在北方,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一般在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一般为10-15天左右。槐花具有抗炎、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菌等作用。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凉,可清热、凉血、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70201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