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芩种种子较小,当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在80%左右。室温贮藏条件下,隔年种子不能使用,在低温下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可达70%左右。
在种前3天将种子泡涨,用水浸泡8个小时后捞出来[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用沙子拌一下,要保持湿润,用手一挤有芽并分开瓣,就可以种了。
8u58药材网 / 2020-05-26 08:47:31
黄芩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环境。适宜野生黄芩生长的气候条件一般海拔为600-1500米,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60~565kJ/cm',以502kJ/cm*最佳;年平均温度一4~8 ℃,最适年平均温度为2~4℃,成年植株的地下部在一35C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 ℃以上连续高温天气;年降水量要求比其他中早生植物略高,在400-600mm。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的低温;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
黄芩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3-67厘米。生于枝的上端叶腋,唇形花冠,蓝紫色。根呈椎形,黄色,药用其根。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在中医临床应用中,黄芩在清热,泻火解毒处方中应用比较广泛。黄芩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喜阳光、怕积水,对土壤要注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地生长较好。黄芩需要用种子繁殖,冬前播种和春天匀
黄芩泡水喝,具有的功效是可以燥湿、泻火、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临床上可以通过中药黄芩,治疗相关疾病。像夏天所导致的患者中暑,还有肚子出现的满闷、疼痛、腹胀,也可以治疗腹泻、痢疾,还有各种原因导致的黄疸,以及肺热出现的咳嗽、咳痰,都可以通过黄芩泡水进行调治。
黄芩一般于栽后2-3年收获。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根挖出来后,要抖去泥土,剪去茎叶,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也可切片后再晒干,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鲜切片,否则在破皮处会变绿色。
黄芩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