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吴茱萸树休眠期, 搞好此期果园管理, 既有利于恢复树势, 提高树体抗 寒能力, 又可促进花芽分化, 为翌年丰产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
吴茱萸亩产量一般在150-600斤左右,种子质量好坏、树龄大小、气候以及后期的种植技术都会影响其产量,种植过程中积极施肥并做好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适当提高其产量。
类风湿”是一种常见而难治之症,见症又较为复杂,故再选各地名医秘方数则,以备临床选用。(1)痹痛宁(谢海洲):鹿角霜、防己、当归各15克,附子、桂枝、羌活、独活、赤芍、白芍、地龙、乌蛇肉、甘草各10克,生地、薏苡仁、黄芪各30克,蜈蚣3条。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益气活络汤(黄家勖):黄芪、桑枝各30克,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各15克,桂枝、羌活、
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秋播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因秋分后雨量渐少,而气温转低,吴茱萸种子播后长久不能发芽,影响生长与产量,故应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种。
吴茱萸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它具有驱邪散寒的效果,可以用于高血压、皮肤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吴茱萸加减可以可以治疗肢体震颤,对帕金森有一定的疗效。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吴茱萸价格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