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山区过去野生天麻资源丰富,部分高山农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常常将天麻做简单的蒸煮后晒干,然后统装销售,严重地影响到天麻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而影响到天麻的销售价格。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已成为提高山区天麻种植效益的关键措施。
天麻的采后加工技术,严格讲,应分为分级、蒸制、整形、烘干、包装5个步骤。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天麻,对加工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1、分级 天麻大小差异较大,特别是野生天麻,不仅大小差异大,而且采挖破损率高。天麻大小不同,蒸制与干燥所需的时间有很大差异,破损的天麻蒸制与干燥所需的时间与完好无损的天麻相比差异更大。因此,分级是天麻正式加工前的重要工序之一。
天麻采挖后,先将泥土迅速冲洗干净,放通风处晾干表面明水后,按大小分级。150克以上的为一级,100~150克的为二级,50~100克的为三级,25~50克的为四级,25克以下的不宜加工,应继续留做种用。野生天麻,25克以下的单独加工。破损、虫蛀的天麻,一律作为等外品处理。
2、蒸制 目前农户加工天麻,有蒸有煮。由于采用蒸制方法加工的天麻,药用成分损耗较少,因而天麻规范化加工,最好采用蒸制。
天麻分级后,及时上笼蒸制。一般一级天麻大火蒸20~30分钟,二级蒸15~20分钟,三级蒸10~15分钟,四级蒸8~10分钟。蒸制适宜的天麻,拿起在暗处迎光查看,可见透明的天麻中间略带暗影;掰开天麻检查,可见中间略有白心(占麻体直径五分之一左右)。若蒸制过度,会使天麻折干率降低。
3、整形 天麻整形后,一是外形整齐、美观,商品价值提高;二是通过整形,将麻体压扁后[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便于干燥。
天麻蒸制后,先在烘干机或烘房内烘至半干。烘干初期,温度保持在50~60℃,并保持适当通风。以后每小时提高0.5℃,逐步提高至65℃。烘干初期若温度过高,天麻容易出现糠心;温度过低,通风不好时天麻容易变质。若天气晴好,也可日晒夜烘,降低烘干成本。
天麻整形,一般在烘或晒至七八成干,麻体尚柔软时进行。此时将天麻取出,将麻体尽量理直,然后用木板用力压扁,使外形更加美观。若麻体表面有气泡,可用竹签将其刺破,然后继续烘干。
4、烘干 天麻经过整形后,再次进烘干机或烘房内,保持温度在60~65℃,后逐步降至50℃,将天麻彻底烘干。天麻即将干燥时,若温度过高,容易将天麻炕焦。此次烘干过程中,一般将天麻用硫磺熏10~12小时,硫磺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0克左右。熏过的天麻,不仅色泽鲜亮、白净,而且可以防止霉变与虫蛀,但有药物残留,加工出口天麻并不提倡。
5、包装 天麻烘干后,再次按照外观大小、麻体重量、颜色、破损程度等分级,以麻体呈扁平长椭圆形,个大体重,体表黄白色,体质坚实,半透明,无破损、空心、虫蛀、焦枯、杂色、霉变者为上品。
天麻富含多糖等营养物质,容易霉变、生虫,因此干制后的天麻,若不马上出售,要及时用双层加厚塑料袋严格密封,再放纸箱或木箱中,置避光、通风、凉爽、无鼠害处妥善保存。梅雨季节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取出晾晒,或做其他相应处理。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这个我知道,天麻片,该药可以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口服,一次6片,一日2~3次。忌寒凉及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别称赤箭、木浦、离母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做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寿延年”的记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天麻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
由于天麻花构造特殊,花药(即花粉)被药帽盖住,药帽不会自行脱落,花药黏润成块状不会自行散发,尤其是温室或拱棚栽培育种,很少有昆虫传播活动,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天麻实施人工授粉时,为保证授粉的成功率,应遵循开一朵授一朵的原则,授粉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最佳。授粉时,一手轻捏子房,另一手用竹签下压唇瓣,然后挑出花药块,准确地放在平滑的柱头上。同花、同株或异花、异株授粉均可。异花授粉杂交优势强、产量高。人工授粉只要按规程操作,一般授粉成功率在90%以上。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为兰科天麻属腐生草本植物,做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平时比较多用于治疗头晕目眩、惊风癫痫以及抽搐、破伤风还有四肢麻木的情况,能够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日常经常服用还有保健身体的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天麻什么人不能吃吧!
天麻对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保健和治疗作用。对学生可以增强记忆力、保护大脑、保护视力。对中年人、老人能延年益寿、保健、防病有百利无一害。对高血压、心脏病、头痛、风湿痛等患者更是保健、治病皆相益。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