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
汉代有去黑皮炮制法(《伤寒》)。南朝宋时有升麻叶蒸制(《雷公》)。宋代增加了醋炒法(《疮疡》)。明代有单蒸(《大法》)、木通同炒(《普济方》)。清代新增炒法(《幼幼》)。
【现代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剔去沙石,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
猪苓为不规则厚片,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周边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体轻,质韧;气微;味淡微涩。
【质量标准】
猪苓总灰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含麦角甾醇不得少于0.070%。猪苓饮片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10.0%,含麦角甾醇不得少于0.050%。
【炮制目的】
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肾经、膀胱经。具利水渗湿功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切制成厚片,便于药效成分的煎出,便于调剂和制剂。
【应用选择】
1、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等同用,具有利水渗湿的功能,可用于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如猪苓汤(《伤寒论》)。
2、淋浊常与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同用,功能利水清热养阴,可治阴虚有热,小便不利、淋浊等,如猪苓汤(《伤寒论》)。
【现代研究】
猪苓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多糖类等成分。猪苓的利尿作用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特别是Ca+2、K+、Cl-的吸收所致。
猪苓切片软化宜采用少泡多润法和抢水洗法。或将药物与锯末粉(湿润)装入麻袋闷润约12~15小时后清水洗净,切片,晒干。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浸泡法。
2、文献摘录猪苓“凡采得,用铜刀削上粗皮一重,薄切,下东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叶对蒸一日,出,去升麻叶令净,晒干用”(《雷公》)。“猪苓取其行湿,生用更佳”(《纲目》)。
【总结】猪苓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有用升麻叶制,在于取升麻升发之性,资其发汗逐邪,引导内湿出于皮毛(《雷公》)。木通同炒,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两药合制,增强泻火行水,交通心肾的作用,治肾气(《普济方》)。但历代均以生用为多见,尤其行湿,生用更佳。现行《中国药典》仅收载生品。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该症考虑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与机体免疫低下有关,平时注意多运动,加强营养,多饮水。另外在感冒不发烧的情况下可以补充维生素c使其自愈。病毒性感冒可以再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灵治疗,另外一般的风寒风热性感冒,可以采用针灸治疗。祝您健康
猪苓种植过程中能否重茬?猪苓不能重茬种植,一般需要间隔3~5年的时间,连续多年种植同种作物,会使植物偏好的营养元素缺失(尤其是微量元素),也会使植物不喜或有害的元素富集。
这几种食材一起煲汤,最主要的作用和功效是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能够更好的达到开胃的作用。赤小豆的营养价值赤小豆中的营养价值还是非常丰富的,首先赤小豆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很丰富,同时赤小豆中的粗纤维、钙、磷、铁都是特别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来说有好处,而且其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苷等营养成分都是特别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吃赤小豆的时候对我们肠
酸奶主要成分是益生菌这些菌有助于消化食物不过酸奶不宜与药物一起食用
猪苓菌核呈不规则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以个大、外皮黑色、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猪苓别名野猪苓、猪屎苓、鸡屎苓。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以菌核入药。有利水、渗湿等作用,近年发现其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