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播黄芩根系直,根叉少,商品外观品质好,同时省工。扦插虽可繁殖,但生产中很少采用。分根繁殖虽然生长快,但繁殖系数太低,生产中很少采用。
黄芩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因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必须把地整好。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深耕细耙,畦面要求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以不做畦。春播在3、4月,夏播可于雨季播种,也可冬播,以春播的产量最高,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于雨季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0—1公斤。因种子小,为避免播种不均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砂拌匀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高6—7厘米时[8u58药材网www.bjjtfy.com.cn],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补苗,补苗时一定要带土移栽,可把过密的苗移来补,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2、扦插繁殖:最适宜扦插期为5、6月份,植株正处于旺盛的营养生长期,剪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分(茎的中下部作插条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厘米长,再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叶片。插床最好用砂,或比较疏松的砂壤土也行。一般应随剪随插,按行株距10×5厘米于床内,插后及时浇水,并搭棚遮荫,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太湿,否则插条会变黑腐烂。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插后期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在收获时注意选高产优质植株,把根剪下供药用,留下根茎部分繁殖材料用。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开为若干块,每块都带有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厘米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栽后同一般管理。
8u58药材网 / 2020-05-26 09:36:10
黄芩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症状是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呈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迅速自上而下蔓延,致使叶片枯死。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此菌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在温度适宜时,病菌的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生侵染,植株下部叶片发病重。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植株生长势弱的发病较严重。
黄芩种种子较小,当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在80%左右。室温贮藏条件下,隔年种子不能使用,在低温下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可达70%左右。
谢谢邀请。黄芩、柴胡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可以起到益气清热解毒的效果。柴胡苦平,疏肝开郁,和解退热,升举阳气;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柴胡泻半表半里之外邪,黄芩泻半表半里之里邪。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火。二药相合,升清降浊,调和表里,和解少阳,清少阳之邪热甚妙。柴胡又长于开郁,黄芩又善于泄热。两药相互为用,既可调肝胆之气机,又可清泄内蕴之湿热。主
可以一起泡水喝,主要作用是健脾开胃,益气祛湿。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减少、胸脘痞闷、食入作胀。如果没有不适,不必长期服用。
黄芩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发病初期部分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以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根部,腐烂,全株死亡。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腐皮镰孢霉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菌核在土壤中依附于病残组织越冬,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或游动孢子进行繁殖,侵入寄主伤口形成初次侵染,通过水流或土壤进行扩散传播,造成再次侵染。天气时晴时雨、高温高湿、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害虫活动频繁、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施用未腐熟厩肥,均可加重此病发生。
主要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作用。
© 2016-2025 bjjtfy.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